仙人掌常常会有介壳虫的虫害发生。
防治方法:
用40%氧化乐果加80%敌敌畏混合后加1000倍水喷杀;用50%马拉硫磷100倍液喷杀;用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杀;用50%西维因500-700倍液喷杀;硫磺2份、石灰3份及水10份混合熬制。
冬天用波美3-5度,夏天用波美0.5-1度喷杀;烧碱2份,松脂3份,水10份混合熬制。休眠期用8-10倍液,生长期用20-30倍液喷杀。温度30度以上禁喷;用40%杀扑磷1000倍液喷杀(毒性甚高,要注意);敌敌畏1份,机油乳剂50份,水2500份混合后及时喷杀;
松脂柴油乳剂:
①0号柴油41.6%、松脂19.6%、碳酸钠2.8%、肥皂4%及水32%。
②0号柴油22.2%、松脂38.9%、碳酸钠5.6%及水33.3%。水和碳酸钠放入锅中加热,沸腾后加入松香粉和柴油,用文火烧搅拌约半小时后呈茶褐色即可。喷杀时加10-15倍水,2-3天见效。
仙人掌介壳虫的防治技术
仙人掌(学名: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是仙人掌属的一种植物。别名仙巴掌、观音掌、霸王、火掌等,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为丛生肉质灌木,上部分枝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花辐状,花托倒卵形;种子多数扁圆形,边缘稍不规则,无毛,淡黄褐色。仙人掌喜强烈光照,耐炎热,干旱、瘠薄,生命力顽强,生长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南美洲北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干旱地区。介壳虫成虫由于身上有蜡质介壳,药剂难以渗透进虫体,药物防治常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更应重视预防。温室等栽培场所应保持干净,及时清除杂草及枯枝败叶。盆株不要放得过密,并注意通风透气。温室周围的树木如发现介壳虫,要及时喷药或修去有虫的病枝,以免蔓延到温室内。引进的植株一定要仔细检查,特别是棱谷、疣沟、叶背和两叶重叠处,这些部位最有可能隐藏介壳虫,应刮除后喷药,并隔离栽培一段时间。平时要多观察植株,发现有少量介壳虫时可用竹片及时刮除,一般虫体刮下后便不能再寄生。也可以将虫多的枝条剪去烧毁,药物防蚧一定要抓住孵化后不久虫体尚未被蜡质壳时进行,并要反复喷杀才有效果。所用药物通常有50%马拉硫磷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混合后加水1000倍。防治根粉蚧,主要应加强观察。当发现植株表皮颜色暗淡时可将植株脱盆检查,剔除盆土后如发现根部有类似粉蚧的白色棉絮状分泌物,就说明有根粉蚧为害,可用软肥皂水或乐果(40%乳剂2000—4000倍液)洗净根部,晾干后重新换土种植。此外,在盆底垫瓦片处放少量对二氯苯的结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花卉介壳虫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几乎所有的花卉都易受介壳虫危害,其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红蜡蚧、球坚蚧、角蜡蚧、吹绵蚧、矢坚蚧、桑白蚧、仙人掌蚧、竹扁粉蚧等。介壳虫常聚集在枝、叶、花、果上,成虫、若虫以其专用□器刺入花卉组织内吸收汁液,在叶片上留下不规则的黄斑点,严重时会使叶片干枯,果实干瘪,并能诱发煤污病。
防治措施:在孵化期,若虫尚未固定时进行喷药.1周喷1次氧化乐果或敌敌畏,连续3-4次,就可见效。春季喷酒机油乳剂有-定防治效果。另外,用500倍的敌敌畏灌根,或盆施3-10克10%的呋喃丹也有较好的效果。
少量的介壳虫可人エ用竹片刮除,虫□密度大的枝条应疏除,并疏去过密枝,加强通风透光。

本文链接:https://www.duorouhuapu.com/html/2017/11-19/10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