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有趣的谎言互相欺骗,极少包含实质性恶意,大家都以娱乐为主。
但是,在植物界,有许多大骗子植物,它们以欺骗为生,他们把自己伪装成环境的一部分,躲过动物的眼睛;把自己伪装得恐怖一点,吓唬自己的天敌;或者把自己伪装成昆虫,以此吸引昆虫前来授粉……它们必须依靠自己维妙维肖的外形和高超的伪装技术避开掠食者的侵犯,才能使自己安全地生存下去以及繁殖后代。
植物的骗人方法(伪装策略):
背景匹配:利用自身色彩和形态融入背景,令观察者难以发现,实现伪装。破坏性花纹:通过特殊花纹营造假的边缘效果,令真实轮廓不易暴露,实现伪装;例如许多植物的种子。
乔装:与某些无关紧要的物体(例如石头、枯叶或小树枝)相似,令观察者难以辨认,实现伪装;例如形似石块的石生花属植物。
伪饰:就地取材,利用这些外在材料装饰自己,实现伪装;有的沙丘或海滨植物由于具有粘性腺毛而被动地被沙粒包裹,呈现相似的伪装效果。(伪装策略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那么下面来看看我们的骗子植物有哪些吧!
1.生石花你看不到我,我只是一个石头,在非洲南部的一些石头丛中,它们肥厚的叶子在颜色和形状上都长得特别像鹅卵石。
2.眼镜蛇瓶子草眼镜蛇草是一种非常象形的食虫植物,因非常像眼镜蛇而得名,每一株眼睛蛇草都有几个至十几个瓶状叶,看上去好像一群挺起上身、高低错落的眼镜蛇,它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
3.一品红一品红没有特殊的气味去吸引昆虫,到了花期,一品红顶端以下的叶片全都变成鲜红色,看起来像巨大的红色花朵,使昆虫老远就能看见,从而招引过来进行传粉。等到花期过去,鲜红的叶片又恢复成绿色。
4.南美洲野生马铃薯南美洲的一种野生马铃薯更有绝招。它的叶子上长着两种纤毛,如果蚜虫碰弯了其中一种,它就会分泌出一种胶把蚜虫粘住;如果另外一种纤毛折了,则会有一种气体散发出来,这种气体竟和蚜虫在遭到瓢虫、草蛉幼虫进攻时发出的警告气味一样,蚜虫以为是同类在发警报,于是赶紧逃跑,叶子就会得救。
5.蛇瓜马来西亚的热带丛林中有一种植物叫蛇瓜,味道可口,适合很多植食性动物食用,然而它蛇般的外表令许多食草动物望而止步。